当前我国应采取怎样的财税政策
“十五”前期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是国民经
济出现了重要转机;二是基础仍不稳固。这里着重分析一下“基础仍
不稳固”的问题。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增长缓慢,特别是民间投资启动乏力,成为制约国内需
求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从1999年第四季度开始呈逐步回升态势,但其
增长仍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特别是国债投资。今年,社会投资虽然有
所恢复,但增长速度仍然缓慢,上半年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7.
9%,外商直接投资下降7.5%。
2.消费增长不稳定,扩大消费有相当大难度。
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是长期以来高储蓄、高投资、低收入、
低消费的结果。造成最终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居民收入的增长
率低于经济增长率。1986年~1998年,GDP年均增长9.
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7%,农村居民家
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2%。200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只
增长了1.8%。二是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而这是决定和支撑新
的生产增长周期的决定性因素。三是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与目前
房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不到位,减收增支的预期
仍不佳。
3.国际因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出口继续增长拉动内需的
作用不能估计过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实现了战后最长时间的繁荣,
这主要是由于新经济因素的推动,但新经济因素也会出现周期性波
动,估计美国经济在最近几年会出现自发性调整,降到适度增长区
间,这对亚洲经济及我国经济将产生一定的波及性影响。尤其是9·
11恐怖袭击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安
全感下降,将会导致一系列不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后果,比如,
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减少,美元汇率长期动荡不定,纽约作为世
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动摇等;另一方面,外国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和美国
对外经贸关系将因此受到连累,加上油价上涨等因素的作用,进而使
美国已陷入衰退,经济增长更加乏力。可以预见,我国的对美贸易将
更加困难。另外,我国即将加入WTO,尽管这对我国长远发展较为
有利,但近期内会对经济产生冲击,出口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
鉴于上述情况,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必要的。继续实
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是:
——继续适度增发国债。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就是一种扩张性财
政政策,是以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为代价的。我国已连续3
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大幅度增长,考虑到我
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和潜在的赤字和债务问题,财政的
风险在加大。因此在确定国债的发行规模时,既要保证经济的需要又
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使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明年增发国债
的规模应该大体维持在今年的水平上。国债投资的使用方式,应适当
减少直接投资,逐步增加间接投资的比重,即采取财政参股、补贴、
贴息等办法吸收民间投资的投入。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扩大投资的关键是鼓励和
引导民间投资的增长。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来解决
这一问题,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对民营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待
遇的政策;放宽投资领域,除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
外,其余领域都应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凡向外资开放的领域也应允许
民营经济进入或提前进入;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民营企业的融
资渠道;以及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等等。
——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1)加快社会保障制度
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
实现社会安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刺激消费和国有企业改革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关键是要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
(2)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城市低收入
阶层的收入和农民收入。这除了上面提到的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
外,主要有:通过税收优惠,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岗
位,增加居民收入;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产品
深加工和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按保护价敞开
收购农民余粮,实行优质优价,从价格上保护农民利益;积极支持发
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就业人口,增加农民收入。(3)结合农村费
税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消费品市场占全国消费品市场的比
重,改革开放初期为66%,目前已降到40%左右。这其中的原
因,除了受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偏低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农民负担过
重,必须结合费税改革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4)清理不合理的
消费政策,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把汽车和
住房培育成新的消费热点。为此,需要清理阻碍汽车、住房消费的不
合理政策。在税费政策方面,要在现有减税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
减少和规范各种收费,降低费税负担,解决住宅造价和汽车售价过高
的问题。
——鼓励出口的财税政策。目前我国综合退税率已达到15%,
这成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后还
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采取一些措施,要尽快实行出口商品零税率,实
现彻底退税;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解决退税不足的问题;扩大出
口退税的税种范围,如营业税和一些其他地方税种,都可以列入出口
退税的范围。
“十五”后期财政政策应适时转型
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在“十五”计划的前期,如2001
年~2002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仍然是必要的,但是,扩张
性的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期实施下去,应当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
步好转,使财政政策适时转型,即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向中性财政政策
转变。
实行财政政策转型的必要性在于受政府财力的制约。我国实行积
极财政政策是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失灵情况下被迫采取
的,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有长期、大规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能力。
199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1.6%,最近几
年这一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到2000年也不过为15%。能够用于
调控的财力是非常有限的。
受财政风险的制约。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正确的,但也有
副作用,它加大了财政风险,突出表现在加大了国债风险。如前所
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规模增长很快。如果单从名义债务
负担率来看,目前仍控制在国际警界线以内,尚有回旋余地。但是,
若从债务依存度,特别是从中央的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来看,则是大
大超过了国际警界线。国债的风险不仅表现在规模上,还表现在国债
使用的效益和机制上。这几年的国债投资由于集中用于农业、水利、
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并加强了管理,总的看效果不错,但仍然存在
有虚报项目,套取国债资金,挪用和挤占国债资金,配套资金不到
位,以及工程项目质量差等问题。另外,目前实行的由中央政府统一
发债拿出一部分转贷给地方使用的办法,有可能引起地方推卸还款责
任,从而加大了还债的风险。
关于“挤出效应”和“滞胀”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我
国当前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会产生“挤出效应”。主要根据有二:
一是“挤出效应”的条件之一是财政支出的扩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
抑制民间支出,而目前我国的国债发行没有引起利率的上升,二是目
前我国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着大量的存差,不存在政府和民间部门在
信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问题。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前我
国民间投资之所以长期启动不起来,其主要原因,一是资本盈利率偏
低,市场前景仍不明朗;二是民间投资的范围受到限制,具有自然垄
断性质,且收益持续稳定的行业,民间投资难于进入;三是民间投资
的融资渠道不畅,在这些因素消除后,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就可
能引起“挤出效应”问题。至于“滞胀”的问题,似乎离我们还相当
遥远,不过也需要汲取西方的教训。目前,我国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
策,时间尚短,其副作用还不明显,但若长期推行下去,就不能不警
惕“滞胀”问题有可能出现。
要警惕旧体制的复归。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采用上,一般认
为,货币政策偏重于市场调节;财政政策,特别是国债投资政策偏重
于政府的计划调节。在我们正处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
中,计划体制尚有相当影响的今天,如果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国债投资规模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强化计划体制的作用,导致旧体制
的复归。
财政政策转型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并选准时机。其基本条件就是国
民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即国民经济的增长有了内在动力,即使不依
靠国债投资,GDP的增长也能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这就要求消费
有明显稳定的增长,民间投资全面启动,并成为投资的主体。转型的
时机非常重要,过早转型会使已有的成果前功尽弃,为经济的重新启
动付出更大代价;过晚转型又可能出现前述“滞胀”的问题。
财政政策转型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今明两
年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视为向转型过渡的政策,主要包
括:应把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调整国债投资的使用方
向,国债投资主要用于弥补在建项目后续资金的不足,不再上新项
目;调整国债投资的使用方式,减少直接投资,增加间接投资的比
重,以便为逐步缩减财政投资规模和为财政政策转型创造条件;充分
发挥税收政策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鼓励出口方面的作用等等。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本报专家
指导委员会成员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