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行情”引出的思考:政策还要管多久
当“10·23行情”再次证明中国股市的市场力量难撼政策威力的时候:我们更清醒更真实地感
受到了这样的事实:让市场的力量来左右股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只能是一个努力的目标,而不是
中国股市的现实。
最初制度设计的缺失或偏差,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市场上的诸般尴尬:尽管也大力鼓吹“提高上
市公司质量,夯实证券市场基石”,但退市制度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一面说要严厉打击证券欺诈
行为,一面还在陆陆续续出台有关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口口声声要保护中小
投资者利益,证券市场的民事诉讼制度却迟迟不能出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
章,市场如何发挥其威力?正像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必须借助外力,我们先天不足的市场也
不得不假政策之手———这是目前情况下的一种无奈但现实的选择。
不久前有学者写文章痛陈市场监管的“十大误区”。的确,监管层在没有套期保值、做空机制
、没有股指期货的时候就抢先推出了开放式基金;在没有做市商的市场里一刀切地打击庄家,引进
的梁顾问、史副主席等精英人士又迫不及待地想把海外的经验应用于内地的市场,“绿鞋”制度、
统一指数等等。这些做法可能确实有些贪多求快,甚至有美国股市经验至上之嫌,但这些措施背后
,我们也应该体谅到监管层的一片苦心。向国外取经,以他山之石革除内地股市之弊的初衷无疑是
值得肯定的,问题在于,国内股市发展历程太短,向来没有整体性的制度设计,在基本的制度框架
缺失的前提下,所有的政策和监管就只能是不平衡的单边突破。可想而知,这种单枪匹马“突围”
不单削弱了市场化的效力,甚至还会带来相当的副作用,使得市场的走势左右为难,弄得投资者怨
声四起。
毋庸讳言的现实是,年轻的中国股市走到现在,政策还远未完成它在市场中的历史使命。国有
股一股独大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有待解决,对上市公司的约束还需要更多制度依据,证券市场法律体
系还很不完善甚至缺乏,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有进有退等等问
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最终是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力量来解决的,但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更多的是
需要政策的导向。一言以蔽之,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渴望完善而合理的制度设计。
在所有这些任务中,政策的当务之急莫过于“纠偏”,完成对自身的拨乱反正。这次对实施了
四个多月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断然叫停,就是个典型。一项政策执行几个月后果断终止,这在中国证
监史上还是第一次。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以往不当政策所造成的失误,还是要靠新的政策
来纠正。这不能简单理解为“托市”,而是还市场以本来面目,其目的正是要给市场让位,为市场
化扫清道路。
国内的股市还要不要政策的干预?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应该讲究一个“度”,讲究配套工程
,讲究适可而止。但此后政策的目标决不会再是指数,而是对市场的建设和监管。政策还要管多久
?国内股市的市场化完成之时,就是政策功成身退之日。
《国际金融报》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