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告
又称“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报告是从其反映内容来说的,会计报告是从其编制主体来说的,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会计报告从其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对负债的比率、支付能力的强弱等,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反映出来的。二是反映企业本期的经营成果,具体表现为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多少,主要是通过损益表来反映出来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经营成果增加,会带来财务状况的优化;经营成果的减少,会导致财务状况的恶化。当企业出现盈利时,必然表现为净资产的增加。如货币资金的增加,负债的减少;盈利越多,净资产增加越多,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如企业出现亏损,必然导致净资产的减少。如货币资金的减少,负债的上升,甚至出现资不抵债,丧失支付能力。因此,一般说来,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两者不相一致的情况。如增加销售收入,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果,但销售款项如长期拖欠,并不能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改善财务状况。又如发行股票、债券筹集资金时,对亏损企业仍不会出现支付危机,甚至表现为有较强的支付能力。所以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必须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如实的分析说明,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有关部门提供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