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务员 > 练习中心 >

申论指导:申论的特点


  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

  国考申论是为招考录用国家公务员服务的,实质上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十分注重对应试者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评。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的背景材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考试所提供的背景材料一般为时政热点,但一般不会为当年最热的时政热点,一来这类热点因为被关注度过高,即使未经专门复习也知道大概,在考场上无法拉开差距;二来这类热点因为过热,有可能尚无最终定论,无法做为有指向性和思想性的申论考试材料。所以,一般申论考试所提供的材料虽然为时政热点,但可能为当年次热点或者是前一年度的最热点。

  二、测试形式的灵活性

  申论测试的答卷一般为三个部分:概括部分、方案部分、议论部分。三个部分: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问题的流程中包含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多种文体,甚至是其中部分文体或者全部文体的综合。申论测试不仅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甚至是公文文体的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三、测试目的的针对性

  申论考试是为招录国家公务员服务的,有极强的针对性,主要考查应试者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因此,应试者应认真地阅读给定材料,仔细梳理出材料中预设的环境和条件,在充分把握资料本质内容的基础理论上,抓住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回答和论证问题。

  四、测试答案不确定性

  测试答案的不确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申论试题全部都是主观性试题,只可能有参考答案,或者得分点,而不可能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样有标准答案。其二,申论测试给定的背景材料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而且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甚至有的问题尚无明确的对策,而要求应试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述问题。分析问题时可能会以不同的角度分析;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每一位应试者都有可能想出不一样的对策,即使是同一项对策,都有可能因为实施地点不一样或者实施者不同而体现出极大的不同;论述问题的要求往往是“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那就更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此,申论答卷的评定,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唯一的标准。

  五、给定材料非专业性

  申论考试考查的是应试者的能力,考查的是综合素质,而不是专业课考试。为了尽可能保证公平,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不会向某一专业倾斜,所考查的常识也是应试者日常积累的结果,而不是靠突击性的死记硬背就可以圆满完成的。而应试者是来自各个方面的,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行业都有很大差异,所以给定的材料必须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

  六、测试标准的先进性

  申论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公务员的行政能力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的整体实力。从另一个角度上说,通过行测和申论两门科目考查后选拔出的大量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管理能力将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选拔公务员的申论测试从一开始就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仅注重对应试者能力和素质的考察,而且也注重对应试者将要从事行政机关工作和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考察测试。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上都是按国际标准设计的,在考试内容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申论思维方式的养成  (2010-06-04 15:13:53)
  申论指导:概括总结概述  (2010-05-30 15:50:53)
  申论指导:基本答题步骤  (2010-05-30 15:50:53)
  申论指导:概括总结方法  (2010-05-30 15:50:52)
  申论指导:概括总结的答题模式  (2010-05-30 15:50:52)
  申论指导:易误分析  (2010-05-30 15:50:50)
  申论指导:策划分析概述  (2010-05-30 15:50:50)
  申论指导:策划分析的步骤  (2010-05-30 15:50:49)
  申论指导: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一)阅读理解概述  (2010-05-30 15:50:49)
  申论指导: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三)阅读方法  (2010-05-30 15:50:47)
更新时间2022-03-13 10:59:32【至顶部↑】
联系我们 | 邮件: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QQ同号) |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