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亟需实现三大转变
常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二00五年八月)
不良资产前清后冒、居高难下,各类案件防不胜防、时有发生,这两大问题已成为当前各级农行行长最最担心、也是最难解决的大事。在防范案件发生、提高资产质量上,虽然各级行的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想尽了许多办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许多行始终无法摆脱“被动应付”的尴尬局面。这不得不迫使我们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过程进行再反思,以寻求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应对之策。笔者认为,要掌握风险控制的主动权,关键是要在风险出现前,就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可能发生的后果,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好控制和化解的应急措施,尽可能地把风险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而从目前银行风险管理过程的实践看,风险预测和事前防范恰恰是各级银行风险管理中最最薄弱的方面,因此,银行强化风险管理亟需加快以下三大转变:
(一)风险管理的模式应由经验型管理为主向经验型管理和科学预测型管理紧密结合转变。
银行业务的风险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的特性,银行要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首先必须克服风险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积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通过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建立风险识别和控制模型等,努力使隐蔽的风险显性化,把滞后的风险及早识别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抓好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风险管理模式转变,即由现在的通过不断总结教训来防止风险的经验型风险管理模式,向通过科学的方法识别和预测风险,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全程监控并防范风险的科学预测型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变。
1.思想上重视。各级行的领导要高度重视风险预测工作,充分认识到抓好风险的预测分析对银行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减少资产损失、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自觉地将风险预测分析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行内部管理的整体工程和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来抓。为彻底扭转各级行在提高资产质量和案件防范工作上的被动应付局面,提高风险管理的成效,促进全行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力量上保证。各级行尤其是总、分行要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门的风险预测分析队伍,积极借鉴和引用西方先进商业银行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分析方法,结合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实际,组织对相关业务的风险进行自我评估、量化分析、情景摸拟以及建立数量模型等,发现和识别隐蔽的风险,并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相关风险的预案,为提高农行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3.财力上支撑。各级行的领导要确立“花钱卖安全”的观念,舍得在风险预测分析和事前防范上投入一定的成本。虽然从表象上看,对风险防范的成本投入本身不会为银行带来直接的效益,但通过加大对风险防范的投入,减少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这种作用的现实意义,将不亚于甚至更胜于为银行直接创造财富。对相关的难以评估的特殊行业信贷风险预测分析,可通过聘请专家参与风险的评估和分析,使隐蔽的风险得到更深的揭露;对一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可通过聘请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专家参与或委托其代为分析、建立模型等多种方法,更快地把他们的成熟经验运用到我们自身的实践中。通过一定的成本投入,换取新业务的安全,不仅可有效杜绝我们在新业务发展中重复交“学费”的现象,而且能有效促进新业务的快速健康迅速。
4.制度上健全。为确保风险的预测分析和事前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农行内部要通过对目前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重新审视和梳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预测分析和事前防范制度,尤其要建立对重点客户的信贷风险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预测分析制度;新办业务必须首先进行风险预测分析,并制定防范控制风险的预案后,才予以逐步推广的制度等,真正将风险的预测分析作为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来抓,将风险的事前防范纳入各项业务经营过程中,推动和促进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
5.执行上到位。实现风险管理由目前的经验型向科学预测型转变,必须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这是能否真正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的关键。各级管理层,虽然是业务经营的后台部门,但在风险管理上则应处于“前台”的位置,应主动投入业务营运过程,分析风险、识别风险,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帮助业务经营部门防范和控制风险;各业务经营部门,必须长时期地关注风险点,并积极主动地自觉控制风险。通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使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和有效控制。
(二)风险管理的重心应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
对风险的管理,虽然各级行的领导在各种会议上一再强调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重点落在事后查处上,这从目前各行对风险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上所花费的精力、付出的努力的对比上,便可略见一斑。这不能不说是长期以来我们在风险管理工作上的本末倒置。事实上,对于风险管理而言,事后查处的力度再大,仍难以抵挡风险的发生。所以,最有效、最重要的控制风险手段应是事前的预防。结合基层农行的实际,笔者认为,目前的事前预防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1.重视“三新”(新上岗人员、新建营业机构、新办业务)的管理,将风险防范在前。一是对新上岗人员(包括岗位变动人员)实行上岗前培训和谈话、提醒制度。尤其是对基层主任、内勤主任、主办会计、客户经理等重要岗位人员,在新上岗前,相关部门领导要负责对新上岗人员就拟调任岗位的职责和管理要求、操作注意事项等作进一步的强调,通过上岗前的提醒谈话和警示谈话,促进新上岗人员的行为规范。二是对新设机构实行财会、稽核、信贷和客户部门超前介入、跟踪帮扶制度。新机构在正式开业前和开业初,财会、审计、信贷和客户部门等要各司其职,帮助新设机构建好相关台帐,对日常操作流程、制度执行等进行一段时期的跟踪督促,使新办机构的各项工作和内部管理,从开始起步时就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三是对新办业务实行定期汇审、跟踪管理制度。新办业务开办前,管理行要组织经办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相关的操作制度规定,共同探讨对预测风险点的跟踪监控;新业务办理初期,各行要组织法规部门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业务开办情况进行会诊,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2.召开经营风险分析会,排查和消除风险隐患。各级行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相关职能部门经营风险分析会的形式,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和逐一排查,对本条线、本部门的内部管理和业务运作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努力在条线管理上找漏洞、在操作环节上找问题、在制度建设上找空白,在使问题彻底见底的基础上,组织大家共同探讨解决的对策,努力将风险控制在未完全发生之前,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确立“事后查处”服务于“事前防范”的理念,将事前防范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检查发现问题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检查使问题得到整改并防止今后再犯是每个检查人员应尽的职责。为此,在事后查处中,各级、各部门要确立事后查处服务于事前防范的理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按照“不辅导好不走、问题没有得到整改不走”的要求,切实抓好后续的帮助整改和跟踪管理。每一个网点和部门、每一次检查结束后,要召开一次职工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危害,通过这种形式,为网点的所有员工上一堂制度课、业务辅导课和教育课,提高其遵章守纪、合规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其抓好整改的积极性。同时,要切实抓好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检查发现问题的彻底纠正。
(三)风险管理的主体应由管理者为主向操作者为主、全员共同参与转变。
风险的控制应依靠全员的共同努力,其中更主要的是发挥具体经办人员包括各级决策者、客户经理和一线操作人员的能动作用,创造性地抓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1.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观念。要在进一步强化全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员工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强化全员业务培训等灌输式教育的同时,通过以下一些创新的做法,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观念。一是模拟让员工参与操作制度的制定。定期组织员工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本岗位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写清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不这样做的危害,并鼓励员工对现行的操作制度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通过这种不间断的激励,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内心深处,落实到具体的业务经营过程中。二是经常组织员工交流“差一点”可能会出现风险事故以及防范成功的个案,并指定专人定期搜集这些个案,选取典型个案和近期发生的案例汇编成册,用以进一步教育员工。三是组织员工解剖案例。失误的教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警示我们强化管理的宝贵财富,有时比成功经验对人的教育、触动更大,各级行要学会运用失误教训来教育和指导员工的行为。通过组织员工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解剖,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增强防范意识,严格规范日常的操作行为。
2.动态了解员工的业务运作过程。目前,各级管理层对员工应该怎样做比较重视,但对如何帮助员工改掉陋习、严格按制度操作则考虑较少,做得就更不到位。风险管理的重点要前移到事前防范上,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必须由现在的重“检查”向重“帮助”转变。要通过现场观看和调看监控录象和各类台帐、日志的记录,跟踪观察员工的业务操作流程,以及通过与员工谈心交流等,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和问题,并分析研究员工之所以为这样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以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隐患和问题。
3.建立员工操作管理档案,严厉查处违规、违章行为。各业务经营单位要按人建立操作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其在业务运作过程中成功防范各类案件的事例以及被查出的未严格按规章制度和规定流程操作的个案,经常交由其本人阅看,以发挥警钟长鸣的警示作用。同时,对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人,要通过严厉的处罚,促其改进。对仍不吸取教育,甚至故意违规违章的人,要限期调离岗位。同时,还要通过加强对员工八小时外的监督,了解其平时的交友情况、生活娱乐情况等,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慎交友、交好友,保持员工队伍纯洁,强化风险防范和控制。
(jsiia)
|